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北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2023年7月1日,值北京德和衡(邯郸)律师事务所乔迁庆典之际,京津冀法律服务协同发展研讨会在邯郸成功召开。会议由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德和衡)常务副主任、高级合伙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主任陈燕红主持,德和衡执行总裁、战略委主任季成,监事会监事长、战略委常务副主任张兵,各地办公室战略委委员线下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特别邀请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交易发展中心主任作为金融行业专家,现场作“京津冀金融法律服务协同发展”主题演讲,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深入解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历史渊源、战略由来和内涵、功能定位和区域演变,最终从需求侧剖析了中小银行法律服务需求,为德和衡业务发展、战略方向和团队组织架构等提供了思路。
会上,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成员所的北京总所、天津分所、河北石家庄分所、河北邯郸分所、辽宁沈阳分所、山东济南分所、山东青岛分所、内蒙古呼和浩特分所的各位主任分别就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开展京津冀法律服务协同作了发言,德和衡其他各地分所参与了本次会议。
天津分所主任商立刚表示,今天的会议让大家很好地从各方面了解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他认为做好法律服务业务的协同发展,不仅各地分所要加大交流合作力度,相互学习业务经验,提升各业务中心能力,优化团队和律所管理,同时也要讲好德和衡故事,提升品牌影响力。
石家庄分所主任胡山峰以“制度驱动协同发展”为主题做了分享,他认为,协同发展的大前提是信任,是共商共建共享,因此建议各所在现有的业务和制度框架下做微创新,主动加强各地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各自业务优势,以点带面再拓展到全国,稳中求进,最终形成机制。
呼和浩特所主任王德刚谈到,总所推进京津冀法律服务协同发展具有很高的前瞻性,符合国家战略部署,呼和浩特分所也将把握新的发展方向,积极投入到这一任务。
沈阳分所主任杨陆璐认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先动起来,通过相互协作,充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开展统一筹划和协同。
青岛分所执行主任李修超提到,从开拓案源,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等角度来看,跨区域合作共赢是当下行业发展的最优解。他认为各所应从意识上、宣传上调整思路,加强业绩宣传,做到内部信息全打通。
济南分所主任段志刚认为,开展区域协作,关键是从何种渠道获取信息,他认为应在制度上加以落实,做到各地间信息互通。
北京总所纪律主任张忠作发言,他认为德和衡还需进一步融入落实国家发展战略,领会相关会议精神,并指出在当下经济下行、市场份额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大家深思和系统谋划。他建议各所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学术资源建设、党建工作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深耕,进而扩大律所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
季成主任在会议中作发言,首先感谢陈燕红主任组织了此次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为大家讲课,并从用户的角度,以更高的站位分析了法律服务行业如何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他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德和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全国一体化布局的深化和升级。当前客户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已经超出常规需要,各所应思考如何依托德和衡全国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发挥各自优势,帮客户化解矛盾,解决困难。
最后,陈燕红主任作总结发言,表示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迫切需要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而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潜力最大的区域,各自比较优势突出,具备打造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特质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条件,为此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而在国家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法律服务市场在需求端也将更加要求京津冀一体化服务的能力,以妥善解决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法律服务需求。基于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端的这一要求,德和衡应当积极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顺应法律服务市场发展趋势,立足于解决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法律问题,从市场供给端提供相匹配的京津冀一体化专业法律服务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除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的八个成员所外,德和衡其他各地分所也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支持力量,承接外溢的法律服务需求。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研讨会,促进总所与各分所间团结进取,开展深入交流,以京津冀地区为试点,成功跑通法律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在实现德和衡专业化、一体化全面发展的同时,从法律服务层面助力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地与实施。